首届南岭走廊论坛开幕

南岭走廊首届 2017年6月24日上午,首届南岭走廊论坛在湘南学院图书馆西报告厅拉开帷幕。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研处副处长、调研员张红歧,湖南省民委巡视员余开家,湘南学院原党委书记邓党雄,长江学者、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间主任、博士生导师、南岭走廊论坛常务主席周大鸣出席。
    张红歧透露表现,南岭走廊是中国三大民族走廊之一,是南北各民族交流、融合的要道,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内涵雄厚又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带,形成了多样一体格局。南岭走廊具有紧张的政治意义、经济意义、文化意义。湘南学院拥有响应资源,应随机应变,将论坛的理论同现实结合得更好。   
余开家指出,南岭走廊区域上风显明,发展前景伟大,文化底蕴厚重,学者们可以进行广泛深入研究并将成果交国家制定响应的发展战略。他强调,南岭走廊研究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紧紧围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庞大关切,围绕民族工作的重点、热点、难点、焦点;二要坚持发挥自身上风,坦荡视野;三要坚持以基地为平台,深入开展民族调查研究。
    邓党雄在致辞中对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湘南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将积极使自身发展与国家战略对接,使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接,紧密结合地方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中长期目标,进一步明确湘南学院地方性、应用性、服务性的应用型本科办学理念。湘南学院近年十分重视挖掘地方文化,尤其是南岭走廊文化的研究,已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建设相关基地。目前湘南学院已有一批从事南岭走廊研究的学者,并从文化学、文学、产业经济学、设计学、区域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研究南岭走廊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真诚期盼各级领导专家给予湘南学院走廊文化研究更多的关怀和支撑,将它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周大鸣认为南岭走廊研究意义重大,是国家“一带一路”大背景下的一次机遇,顺应精准扶贫战略,与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相适应。
    开幕式上,余开家代表省民委向邓党雄授予“南岭墟落建设研究基地”牌匾。
    中国民族大学法治当局与地方制度研究中心主任、民族法学博士生导师熊文钊,广西民族大学汉民族研究中心主任、人类学博士生导师徐杰舜,广西民族大学汉民族研究中心主任、人类学博士生导师秦红增,湖南科技学院副校级督导员、工会主席陈仲庚,永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台办主任周生来,湖南省郴州市社科联主席陈忠勇,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教授刘卫平,党委委员、副校长、教授高守平等参加论坛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