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走廊乡村振兴研究院简介
南岭走廊乡村振兴研究院是经湘南学院批准成立的学术研究组织,涵盖艺术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文学、理学、医学、药学等多个学科,开展跨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研究院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以南岭民族走廊为场域,瞄准乡村振兴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在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乡村旅游、乡村治理、医药卫生与大健康等领域开展研究与社会实践,立足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打造高水平特色科研的学术高地,培育高水平特色学科、学术团队和高端人才的孵化高地,服务区域乡村振兴的智库高地。
目前,南岭走廊乡村振兴研究院设有五个研究中心:南岭走廊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实践中心、南岭走廊乡村特色产业研究中心、南岭走廊韧性治理研究中心、南岭走廊药用植物与大健康研究中心、南岭走廊民族语言文学与教育研究中心;
南岭走廊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实践中心:本中心挖掘南岭民族走廊丰富的民族民间艺术,在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歌舞、传统工艺等方面进行保护传承和创新实践,服务乡村振兴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南岭走廊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研究中心:本中心深入调查、挖掘南岭走廊乡村自然、文化旅游资源,研究科学规划与开发的新方法,助推地方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形成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特色旅游学科。
南岭走廊乡村特色产业研究中心:本中心深入调查、挖掘南岭走廊乡村自然、文化旅游资源,研究科学规划与开发的新方法,助推地方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形成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特色旅游学科。
南岭走廊韧性治理研究中心:本中心致力于南岭走廊村寨传统治理智慧及创造性转化,当下村寨治理的典型案例深度研究;选择代表性的村寨开展社会实验,进行乡村振兴实施效果的追踪与监测研究;提炼具有普适性和借鉴价值的治理模式。
南岭走廊药用植物与大健康研究中心:本中心通过医药卫生与健康相关调查、研究、宣传与扶持工作服务乡村振兴。包括:(1)民族医药的种植、研究与开发;(2)民族传统疗法(即祖传疗法、秘方)、民族保健食品、特色理疗保健技术的发掘、整理、传承与推广;(3)南岭走廊地区民族病和地方病防治、环境因子与健康研究;(4)公共卫生服务、饮水与食品安全、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理等知识技能培训。
南岭走廊民族语言文学与教育研究中心:中心主要研究方向有(1)南岭走廊的民族语言研究;(2)南岭走廊的民族文学研究;(3)南岭走廊的民族教育研究;(4)南岭走廊的民族文化研究;(5)南岭走廊的民族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