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2022•我们在行动】美术与设计学院:强化党建领航 强推校地合作

 

近日,为及时跟踪2022年学校工作部署会和四届二次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精神的落实情况,党委宣传(统战)部(融媒体中心)对美术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朱益上、院长张光俊进行了访谈。

 

主持人:2月20日,学校召开了2022年工作部署大会,2月26日,学校召开四届二次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明确了学校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路线图。请问美术与设计学院2022年在党建领航、高质量党建、品牌塑造方面会有哪些新举措?

朱益上:在学校2022年工作部署大会上,邹宏如书记向全体教职员工发出了“大学习、大解放、大调研、大提质”的号召,王晓萍校长从“坚持党建领航,提升党建工作实效”等八个方面25个要点给出了学校2022年工作的路线图。会后,我们学院立即召开了院领导班子成员、院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教研室(实验室)主任、专业带头人、院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参加的工作落实会,明确我们学院今年工作就这么干:坚持党建领航,聚焦立德树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乡村振兴为主战场,提出了“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将作品留在村寨里”,响应中央一号文件,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我们今年的党建工作在抓好理论学习、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时,重点是围绕“乡村振兴”“红色文化”两个主题,以创建标杆党支部、打造党建精品项目、创新学生思政“红艺”特色示范点为突破口,开展“一支部凝练一特色,一党员展示一红旗”系列活动,塑造“艺术党建+”品牌。


 

主持人听说最近一段时间,您所带领的乡村振兴团队在密集地开展乡村振兴社会实践,能否请您介绍一下?

张光俊:俗话说“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新的一年开始了,新年要有新气象。其实在去年年底,学校跟永兴县签订了有关乡村振兴的战略合作协议后,永兴县对学校寄予很高的希望。这种希望对我们而言是一种压力,我们不能辜负地方政府的期盼。为此,我们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去年年底,我们团队工作到农历小年才放假,今年年初,我们自觉提早一周开始工作。2月20日,学校召开了年度重点工作部署会议,书记、校长对我们提出了要求和希望,我们更加感觉到时间紧、任务重。2月25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周,我们就带领160余名师生走进了永兴县湘阴渡镇松柏村、油塘村、堡口村进行乡村振兴大调研,开启了“艺术介入乡村振兴”的大幕。

 

 

主持人:您能详细介绍一下“艺术介入乡村振兴”吗?

张光俊:艺术介入乡村振兴,是国内外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我院长期探索形成的教学、科研和服务地方一体化育人体系。2022年,我们明确了以乡村振兴为主战场,跨学科交叉融合,推进“田野+团队+项目”教学模式改革。各专业均要围绕这一主战场开展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相互之间要形成配合:环境设计专业主要从事乡村规划、村容村貌环境治理相关工作,重点以2019级的《景观设计二》《城乡环境改造》《城乡规划》三门专业课程教学为对象进行改革,6个班的同学分别到松柏、堡口、油塘三个村开展项目实践,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产品设计专业主要从事旅游文创产品研发,重点以2019级《旅游文创产品研发》课程教学为对象,以永兴冰糖橙、湘阴渡烧鸡公两个传统品牌进行创意设计,开发旅游文创产品。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美术学等专业也是围绕乡村振兴开展教学改革,此处不一一赘述。


 

主持人:刚才您说到“教学、科研和服务地方一体化体系构建”,那么请问,学院的科研工作是如何结合“乡村振兴”来开展的?

张光俊:乡村承载着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民间艺术,有着丰富的人文艺术资源,是学术研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如何将传统文化艺术挖掘整理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服务乡村振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我院学术研究瞄准南岭走廊区域,坚持以艺术学为主体、跨学科交叉融合开展特色科研,重点发掘南岭区域民族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艺术的科研增长潜力,形成了“文化热点+特色挖掘”的科研工作理念。这一理念让我们尝到了甜头,在去年“十四五”开局之年,即实现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湖南省社科联重点项目1项,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3项的好成绩。目前,我们积极申报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项目,希望有新的更高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