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走廊乡村振兴研究院西河风光带考察调研活动

撰稿|国雨薇马嘉嵘
审核|邓渭亮 张育维 黄睿姝


   为了响应党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为郴州市委、市政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出谋划策,2021年1月14日至16日,湘南学院南岭走廊乡村振兴研究院组织了18名专家学者深入西河风光带考察调研,为西河沿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探索路径和方法。

 

|大溪村、交粮口、官溪村、珍珠山、西水村

 西河风光带—桂阳段

 

 西河风光带的起点位于桂阳县黄沙坪街道的大溪村,研究团队主要就骆氏宗祠长安庄园进行考察。

 


   骆氏宗祠是大溪村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明代,保存完好,被列为“湖南省文化保护单位”。长安庄园是一座以唐文化为特色的综合性休闲农业庄园,庄园周边自然风光秀美,人文历史深厚。

 

AN4I0637

 

  研究团队途经交粮口、官溪村,并重点考察了珍珠山。珍珠山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小山村,特色餐饮发展较好,具备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三合村、吴山村、茅坪村、同和村

   西河风光带—北湖段

 

   研究团队进入西河风光带北湖段进行考察,重点考察了北湖区华塘镇三合村吴山村

 

   三合村位于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是有着八百年历史的古村。三合村山清水秀、具有较好的生态资源优势,交通区位明显,在西河风光带中承担着城市之间的生态屏障之功能。村庄更有古树、古桥、古戏台、古名人、古河道被称为“五古”的文化资源。



   ·三合村因地处三合桥而得名,它的来历也颇有传奇色彩

   三合村成功培育出了村庄企业,并由企业作为主体开发了休闲农业庄园、大型花海、蔬菜观光园、水上乐园、民宿等产业项目,形成了以特色种养为基础,以农产品深加工为延伸,以休闲农业为主线,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发展体系。但是近年来有所衰败,自然资源和已开发的项目利用不够。

微信图片_20210120173121


   ·考察团队在吴山古桥前合影

   吴山村是中国传统村落,始建于南宋年间,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古宅伴新居,悠然见“吴山”。全村现保存有完好明末清初房屋50余幢,周边围着一圈崭新的现代民居,体育场、荷花池、公园错落其间。其中,河道的基础设计不够完善,民俗体育日渐消失。匡爱民院长和黄静波院长认为吴山村集体经济好,分区域各有其特点,支持以吴山村为试点,可考虑自驾市场、研学市场、亲子市场等多种方法改善西河风光带人气不旺的不足。

 



   近年来,吴山村充分利用丰富的山水田园资源,做活生态资源文章,把文化旅游业当作支柱产业来打造。以现有6大基地为龙头,围绕“一虾一粉、四街、五园、六基地”产业布局抓落实 ,全村村民参与休闲旅游示范创建工作,大力发展山水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走全域旅游开发之路,奋力将吴山村建设成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以旅游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目标的落实。吴山村的这种好的模式可复制与推广。

 

  ·研究团队考察吴山村潘潘农场


  李洪涛老师结合吴山村的实际情况,为加强水资源环境改良、水生态改善和民俗体育复兴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并希望可以加强西河风光带建成的后续管理和维护。研究团队还考察了北湖段的茅坪村,同和村等地。

 


  

|岗脚村、瓦灶村、板屋村、兰王庙

   西河风光带—苏仙段

 

   苏仙段的考察重点是岗脚村瓦灶村,除此之外,研究团队还到板屋村、兰王庙等多地进行考察调研。

 


   兰王庙村,地处许家洞镇(前荷叶坪乡东南部),是荷叶坪乡进出郴州城区的通道,俗有"南天门"之称。近几年,兰王庙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老百姓幸福感、获得感大大提升。

   ·图为许家洞镇站

 

   岗脚古民居位于苏仙区以北岗脚乡中部,俗称老岗脚,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古代民居,也是郴州罕见的保存完好的元朝古民居。在岗脚村,研究团队参观了“岗脚湿地公园”和“岗脚古民居”。

 

   陈敬胜院长指出,面对现在的问题,西河应当协同治理,以湿地公园为主体整合,音乐、美术、体育相结合打造艺术之河、文化之河。

 


   岗脚古民居建筑突出地表现出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的儒家文化思想,给人以一种自然造化的感受。岗脚古民居最珍贵的仍是她的艺术美,一幢幢古民居如同一件件完美的艺术精品,处处散发着艺术的魅力、美的清香。研究团队一致认为丰富的遗存建筑加以合理的改造和利用,会使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魅力。


  ·岗脚古居民外墙窗沿和岗脚古居民屋檐


微信图片_20210120195324


   ·张光俊教授与陈敬胜博士在探讨岗脚古民居的建筑特点


   瓦灶村位于郴州市苏仙区栖凤渡镇北端,是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近年来,该村多次承办了镇级以上的大型活动,凤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荣获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苏仙区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也落户该村。

48f67960-bc0d-11e9-983e-35fc83cade97

 


   观景凤楚传奇,领略鱼粉文化。瓦灶鱼粉建设从原材料供应基地到品牌形象店和速食方便面的鱼粉产业链,打响“中国鱼粉之乡”的金字招牌,打造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全国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景区,最终形成具有农业、文化、工业、旅游、商业、科技等特色产业融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46f48cb0-bbfe-11e9-983e-35fc83cade97

 

96f26fccc84c3f1e9381376428ca58f

 


   |堡口村、塘门口村、西河口村

   西河风光带—永兴段

 

   研究团队来到了西河风光带最后一站—塘门口村,西河在此汇入便江。

 

   堡口村位于永兴县湘阴渡镇,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盛行花鼓、渔鼓、花灯、皮影、木偶、小调、舞狮、十五倒灯、庙会等文体活动。传统文化有庙会和十五倒灯。这种丰富的艺术遗产,通过艺术创作进行活态保护,文旅结合,使得传统艺术得以传承传播。


15637383174489258237575499413

 

  塘门口村明朝期间建有“三侯祠”,郴州市民族宗教局将其列为市级重点宗教活动场所,2012年,“三侯祠”重阳庙会成功申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授牌保护。


大的集体照

  塘门口村风景


122380362212757402


               

  ·研究团队在塘门口村合影

 

  至此,南岭走廊乡村振兴研究团队对西河风光带乡村振兴示范带的调研活动圆满结束。期间,研究团队通过实地考察以及同当地居民深入交流,了解了西河风光带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与近几年来其发展历史与发展模式。
踏着新时代前进的鼓点,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西河风光带蓝图已绘就“村美、民富、业兴、人和”这一乡村振兴战略的美好愿景,正在幻化成一个个生动样本,引领全区乡村振兴之路走得更矫健有力,稳步向远。